薄板樂器(請仔細介紹胡琴和馬頭琴的特性?越多越好

董乐器 2022-06-14 11:35:35

 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爾。蒙古族俗稱西納幹胡爾,意爲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爲胡琴。漢語直譯爲勺形胡琴,也稱馬尾胡琴。曆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于獨奏薄板樂器、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以東部科爾沁、昭烏達盟一帶最爲盛行。�

早在宋代之初,我國北方蒙古族人民就在火不思、忽雷等彈弦樂器的基礎上,制成了弓拉弦鳴樂器胡琴,蒙古族人民稱其爲“胡爾”,它與奚琴類型的拉弦樂器在形制和奏法上完全不同 ,這是一種二弦、弓在弦外拉奏的胡琴。蒙古族俗稱“西納幹胡爾”,即勺子琴之意,還簡 稱爲“西胡”。是宋代彈弦樂器火不思向拉弦樂器變革的産物。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有:“馬尾胡琴隨漢車”之句。成吉思汗時代(1162年—1227年),胡琴已在宮廷和民間流行。元代史籍記載較詳,《元史·禮樂志》(卷七十一)述其形制雲:“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元代之時,胡琴不僅在宴樂中用于獨奏或合奏,還廣泛用于軍隊的演奏活動中。張星烺譯《馬可·波羅遊記》中載:“鞑靼人又有一種風俗。當他們隊伍排好,等待打仗的時候,他們唱歌和奏他們的二弦琴,極其好聽。” 清代《皇朝禮器圖式》(卷九)載:“胡琴,蒙古樂器。”並附有其圖(圖)。這是一種共鳴箱似火不思、呈勺形,兩肩有棱角,單面張皮,二弦如忽雷,用直杆馬尾弓(弓毛不張緊) 在弦外拉奏的樂器。這種胡琴直到清末民初,仍在喀喇沁王府等蒙古族樂隊中使用。今天人們所熟悉的二弦、二胡、高胡、中胡、京胡、京二胡、四胡、板胡等樂器,不屬于這種胡琴類樂器,應歸于奚琴類拉弦樂器的系列。蒙古族的朝爾和馬頭琴等梯形弓拉弦鳴樂器才是由這種胡琴發展而成的。

20世紀80年代,蒙古族音樂家和樂器制作師合作,根據喀喇沁王府樂隊中的胡琴和演奏圖像,並參照其它文獻史料而制成改革胡琴。全長79厘米,共鳴箱呈半梨形,系用一整塊長白山所産的花色木挖鑿出腹腔,其上原蒙羊皮,現改爲蒙以魚鱗雲杉薄板,面寬21.7厘米,琴底設有琴托。琴杆頂端雕飾以“馬特爾”(據說這是類似古代圖騰崇拜時期的一種“龍馬”)的頭像,表示對外勇猛壓邪,對內吉祥安順的吉祥物。琴杆前平後圓,正面爲按弦指板,不設品位。張兩條絲弦或尼龍纏鋼絲弦。面板中央置木制琴馬,馬高2.5厘米。琴弓的弓杆木制,兩端拴以馬尾爲弓毛,弓毛張緊。�

演奏時,采取坐姿,將琴箱底部的琴托夾于兩腿間,左手持琴,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指肚按弦,右手掌心向下抓握弓柄,在琴馬上方弦外拉奏。胡琴按五度關系定弦爲:d1、a1,音域d1—d3,有兩個八度。音色柔和而明亮,音量較大,屬于中音樂器。左手技巧有顫音、打音和滑音等,右手有長弓、短弓、彈弓和跳弓等技巧。常用于蒙古族器樂合奏或爲民間歌舞伴奏。

當今“胡琴”含義指的是: 二胡、高胡、京胡、板胡等...

馬頭琴是中國少數民族--蒙古族拉弦樂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的曆史悠久,從唐宋時期拉弦樂器奚琴發展演變而來。成吉思汗時(1155—1227)已流傳民間。據《馬可波羅遊記》載,12世紀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種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時期用于宮廷樂隊。由于流傳地區的不同,它的名稱、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內蒙古西部地區稱作“莫林胡兀爾”,而在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哲黑木、昭烏達盟則叫做“潮爾”。 還有“胡兀爾”、“胡琴”、“馬尾胡琴”、 “弓弦胡琴”等叫法。隊內蒙古外,遼甯、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間藝人,牧民家中所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點

獨特造型

  馬頭琴的共鳴箱是正梯形的,琴杆上端雕刻著馬頭。這是馬頭琴的基本造型也是馬頭琴名稱的來曆。馬頭琴的琴弦很特別,它是用幾十根長馬尾合成的,兩端用絲弦結住,系在琴上。用馬尾弓摩擦馬尾弦,發出的聲音甘美、渾厚、特別動聽,這在中外拉弦樂器中都是極爲獨特的。

  早期的馬頭琴,是由馬頭琴樂手自制自用的,由于音量比較小,因此只適合于在蒙古包和室內演奏。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樂器制作者們對傳統馬頭琴進行了改造,這種經過改造的馬頭琴,音域得到擴大,用尼龍弦代替馬尾弦,使音量增大,並將定弦提高了四度。既保持了傳統馬頭琴原油的柔和、深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點。改良後的馬頭琴已經完全適用于舞台上和室外演奏;它不僅能夠拉奏,而且還可以撥弦彈奏,成爲蒙古族最主要的獨奏樂器之一。 傳統多用四度定弦,可奏雙音。音色圓潤、深沉。常用于獨奏和民歌、說唱的伴奏。

系列完整

  另外,樂器制作者還研制出了中型馬頭琴和大型馬頭琴,這兩種馬頭琴的演奏方法相當于西洋拉弦樂器當中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這樣一來,馬頭琴“家族”就形成了一個高、中、低音俱全的完整樂器組,充實了中國民族樂隊。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改造和創制的新型馬頭琴在外表裝飾上仍然保持了蒙古民族的特點,在琴身上繪有民族特征的圖案,風格古色古香,雅致大方,從外觀上看,不失爲一件精美的工藝品。

  馬頭琴的琴杆用梨木、紅木制,大者全長124、小者全長70厘米。音箱呈正梯形或倒梯形,也有六方或八方形。框板用硬木制,兩面蒙馬皮、牛皮或羊皮,並繪有圖案。也有背面蒙松木薄板的。兩側開有出音孔。琴杆上部左右各置一弦軸。弓用藤條作杆拴以馬尾。張兩條馬尾弦。正反四度或五度定弦。本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改革制成數種馬頭琴。一種全長100厘米。蟒皮蒙面或木板面,張尼龍弦。反四度定弦d1、a,音域a—a3。另一種全長128厘米,音箱膜板結合,面板中央挖橢圓形洞框,蒙以蟒皮。增置弧面指板,張叁條金屬弦。定弦A、d、a。音域A—c2。

  演奏時坐姿,音箱夾于兩腿中間,琴杆偏向左側。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弦外拉奏。馬頭琴的按弦方式頗爲獨特,除用左手指關節按弦外,食指和中指伸入弦下用指甲頂弦,無名指用指尖按弦,小指用指尖頂弦,稱爲“頂指”技法。有顫指、滑音、雙音、撥弦、揉弦、泛音等技巧。右手有頓弓、擊弓、碎弓、抖弓、跳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馬頭琴音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起源

從山林狩獵文化時期至草原遊牧文化初期,蒙古人所使用的樂器,不是馬頭琴,而是火必思、圖蔔碩爾等彈撥樂器且多用于娛樂性歌舞與舞曲伴奏。從《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記載來看,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時期,蒙古民族樂器尚以彈撥樂器爲主,元代的蒙古軍人和牧民,善彈火必思,喜跳集體踏歌。當草原遊牧音樂迅猛發展之後馬頭琴這件拉弦樂器便脫胎而出,得到廣泛普及,並且最終取代彈撥樂器的地位,成爲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間樂器。顯然,拉弦樂器取代彈撥樂器,火必思逐漸衰退,馬頭琴便順理成章地成爲蒙古樂器的主角。

馬頭琴--這古老的拉弦樂器,因琴頭雕飾馬頭而得名。《清史稿》載:"胡琴,刳桐爲質,二弦,龍首,方柄。槽橢而下銳,冒以革,槽外設木如簪頭似扣弦,龍首下爲山口,鑿空納弦,绾以兩軸,左右各一,以木系馬尾八十一莖紮之"。可知,馬頭琴原來也有龍首。此早在《元史》卷71《禮樂志》有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爲馬尾。"據岩畫和有些曆史資料中顯示古代蒙古人開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後蒙上牛皮,拉上兩根馬尾弦,當樂器演奏,稱之爲"勺形胡琴"。目前很多專家認爲這就是馬頭琴的前身。勺形胡琴當時最長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鳴箱比較小,聲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國的西部也有人把馬頭琴叫"勺形胡琴"。當時琴頭不一定是馬頭,有人頭、骷髅、鳄魚頭、鼈甲或龍頭等,此外還有人說,這種琴的琴頭有呈猴頭或瑪特爾頭的形狀。瑪特爾形似龍,面似猴,象征一種鎮壓邪魔的神物。據有關學者考證,馬頭琴一名大約得于十九世紀末到二十紀初,琴首是由龍頭或瑪特爾頭改爲馬頭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琴類,如:皮胡、鍬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當時的流行樂器。元朝時期隨著宮廷生活的逐漸富裕宮廷內有專門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員,馬頭琴也就慢慢地成爲宮廷音樂的主要內容之一了。

馬頭琴是適合演奏蒙古古代長調的最好的樂器,它能夠准確的表達出蒙古人的生活,如:遼闊的草原、呼嘯的狂風、悲傷的心情、奔騰的馬蹄聲、歡樂的牧歌等。與此相關,元代的蒙古民族樂器,其總體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不僅僅是用于舞蹈和歌曲伴奏,而且還産生了純器樂曲,諸如《海青拿天鵝》《白翎雀》等,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

到十八世紀初,馬頭琴的外觀及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共鳴箱爲梯形且比原來大多了,琴身的長度增長兩倍左右,這樣聲音也大,發出更洪亮的顫音,琴頭多爲馬頭或馬頭下面再加一個龍頭。馬頭琴的兩個弦,粗弦爲陽弦,由150根馬尾組成,細弦爲陰弦,由120根馬尾組成,弓弦爲90根馬尾組成,全部加起來360根,正好一個圓圈的360度。隨著馬頭琴琴體的革新,馬頭琴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新的創造和發展,湧現出不少民間說唱演奏家。

上一篇:樂器質保卡(樂器保修卡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