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樂器史(中國樂器史書 )

董乐器 2022-05-01 20:10:06

是的!

中國樂器史(中國樂器史書 )

揚琴介紹

揚琴中國樂器史,擊弦樂器。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揚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無論用于獨奏、伴奏還是合奏, 揚琴的音色特點都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揚琴是中國常用的一種擊弦樂器,與鋼琴同宗,音色具有鮮明的特點,音量宏大, 剛柔並濟;但個性又不是很強,因此容易與其他樂器融合。慢奏時 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時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現力極爲豐富,可以獨奏、合奏或爲琴書、說唱和戲曲伴奏,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據史書記載,中世紀以前,亞速、波斯等古代中東國家,流行著一種擊弦樂器,名叫薩泰裏琴。明朝(1368~1644年),隨著中國和西亞、東亞間日趨密切的友好往來,薩泰裏琴由波斯經海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後來逐漸擴散到中國各地。後來經過中國民間藝人的改造,薩泰裏琴漸漸演化成爲中國的民族樂器──揚琴。清末以來,揚琴用于廣東音樂、江南絲竹、揚州清曲、廣西文場、常德絲弦、四川琴書、河南琴書、山東琴書、榆林小曲等樂種、曲種。

揚琴亦稱洋琴、打琴、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揚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明朝(1368~1644年),隨著中國和西亞、東亞間日趨密切的友好往來,薩泰裏琴由波斯經海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後來逐漸擴散到中國各地。後來經過中國民間藝人的改造,薩泰裏琴漸漸演化成爲中國的民族樂器──揚琴。現代幾乎統一稱作“揚琴”,是中國民族音樂中,一種兼具打擊樂器及弦樂器特點的樂器,普遍使用于民樂團。

中國有哪些民族吹管樂器?

吹奏類:笛子、箫、排箫、唢呐、笙、蘆笙、管子、筚篥、巴烏、葫蘆絲、侗笛、唎咧、埙

彈奏類:古琴、筝、柳琴、琵琶、阮鹹、叁弦、月琴

拉奏類:京胡、高胡、板胡、二胡、中胡、大胡、革胡、墜胡、擂琴、二弦、大筒、四胡、椰胡、南胡

打擊類:揚琴(亦有樂團將之歸納爲撥弦類)、钹(大钹、小钹等等)、鑼(京鑼、大鑼、小鑼、雲鑼等等)、鼓(小堂鼓、扁鼓、大鼓、缸鼓、戰鼓、排鼓、板鼓等等)、木魚、沙的、梆子、板(以木爲主的體鳴樂器)、鈴(碰鈴,手鈴等等)、搖鼓、編鍾、編磬、柷、漁鼔。

泛指利用空氣在管體流動而發音的樂器。吹管樂器曆史悠久,品種繁多,且音色各異,一般可分成:邊棱類(如笛、埙、排箫等);號嘴類(如海螺、喇叭、牛角等);簧管類(如葫蘆笙、竽、芒筒等);哨子類(如瓦洛洛、塔吉克豎笛、侗笛等);簧舌類(如雙管、蘆管、口箫等)。邊棱類:笛: 傳統的笛子爲竹制,有六個按音孔、一個吹孔和一個笛膜孔。古代叫橫吹,後來又叫橫笛。至少在漢武帝時期已經非常流行。 笛子的種類很多。主要是筒音(最低音)爲a1(實際音)的曲笛和筒音爲d2(實際音)的梆笛。笛子均采用低八度記譜。梆笛比曲笛高四度。曲笛常用的指法是筒音爲徵,其次爲商和爲宮。梆笛常用的指法是筒音爲宮,其次爲徵。   笛子體積小巧,攜帶方便,發音嘹亮,表現力豐富,是一種應用普遍、深受歡迎的樂器。埙:吹奏樂器。原始社會已出現。埙的起源與先民的勞動生産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制作的,用以誘捕獵物。隨著社會的進步而被當成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按音孔(簡稱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 原始社會的埙,器形多樣。浙江余姚縣河姆渡遺址陶埙,呈橢圓形,只有吹孔,無音孔,距今約七千年。陝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個吹孔,用細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態之一,距今約六千年。山西萬榮縣荊村遺址出土叁個陶埙,其中一個陶埙已有兩個音孔(《中國音樂史圖鑒》Ⅰ—22至Ⅰ—26)。山東維坊姚官莊、山西垣曲古城關東、垣曲豐村、太原市郊義井村、河南鄭州大河村、安徽汪洋廟遺址、江蘇邳縣大墩子遺址均發現新石器時代陶埙,分屬于不同的原始文化區域。 制作陶埙要選用土質純淨、不帶砂石雜質的粘土,顔色不拘,紅、黃或黑土均可。將粘土加清水,反複絞拌揉揣,和成軟硬適中的泥塊,經捏坯、整形、開孔、磨光和煅燒而成。中國音樂學院曹正教授自本世紀叁十年代即制作仿古陶埙,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79年以來,天津音樂學院陳重教授改進研制成九孔陶埙。 中央民族樂團杜次文,1984年隨團赴美國參加第二十叁屆奧運會藝術節,後又在西班牙、西德等國家表演了埙獨奏曲《楚歌》、《唐樂》、《風》等。趙良山在《編鍾樂舞》中演奏了《八音齊鳴》,均贏得贊譽。九孔紫砂陶埙已在民族樂隊中較普遍使用。排箫:又名洞箫、雅箫、頌箫、籁、比竹、參差、鳳箫、雲箫。吹奏樂器。早在原始社會,已有用蘆葦編制的葦龠。相傳虞舜時期有“箾韶”樂舞,箾即原始排箫。《尚書·益稷》:“箫韶九成,鳳凰來儀”。夏商時期有編管的龠,甲骨文中的龠字,即象編管樂器之形。後來,箫被載入《詩經》。《詩經·周頌·目瞽》:“箫管備舉,喤喤厥聲”。《爾雅·釋樂》:“大箫謂之言,小箫謂之筊”。晉郭璞注:“箫大者編二十叁管,長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長尺二寸”。1978年,河南浙川縣下寺一號楚墓出土一支春秋中晚期石排箫。

上一篇:大戲樂器(求韓劇《你爲我著迷》高清資源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