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樂器(中國有多少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遺産

董乐器 2022-06-22 15:45:12

截止2017年6月,中國已有39個項目跻身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總數位居世界第一活化石樂器。其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31項,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7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優秀實踐名冊1項。昆曲(2001年入選):昆曲又稱昆腔、昆山腔、昆劇,是元末明初南戲發展到昆山一帶,與當地的音樂、歌舞、語言結合而生成的一個新的聲腔劇種。明代初年在昆山地區形成了“昆山腔”,嘉靖年間經過魏良輔等人的革新,昆山腔吸收北曲及海鹽腔、弋陽腔的長處,形成委婉細膩、流麗悠長的“水磨調”風格,昆曲至此基本成型。《琵琶記》、《牡丹亭》、《長生殿》、《鳴鳳記》、《玉簪記》、《紅梨記》、《水浒記》、《爛柯山》、《十五貫》等都是昆曲的代表性劇目,其中前叁種有全譜或接近全本的工尺譜留存。清代中葉以後,昆曲主要以折子戲形式演出,至今保留下來的昆曲折子戲有四百多出。中國古琴藝術(2003年入選):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弦樂器,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她以其曆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爲世人所珍視。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來曆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余種,琴曲達叁千首,還有大量關于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爲中國樂器之最。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2005年入選】: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汀道”,意即長歌,它的特點爲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于敘事,又長于抒情;歌詞一般爲上、下各兩句,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長調民歌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大體上可分爲叁類:奈日烏日汀道(禮儀歌)、潮爾道(一種帶有持續低音伴唱的二重結構長調演唱形式)和一般歌曲。表現內容多爲訓谕和倫理道德爲主,根據不同地域和歌曲的結構規模、旋律形態、節奏組合和心理感受等差異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彩區域。蒙古族長調以鮮明的遊牧文化特征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著蒙古民族對曆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所以被稱爲“草原音樂活化石”。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2007年入選):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一種集歌、舞、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古典音樂藝術形式,是流傳于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總稱,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東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在烏魯木齊等大、中、小城鎮也廣爲流傳。特別是“十二木卡姆”,它是維吾爾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廣泛流傳于新疆的南疆地區和北疆的伊犁地區。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肇始于民間文化,發展于各綠洲城邦國宮廷及都府官邸,經過整合發展,形成了多樣性、綜合性、完整性、即興性、大衆性的藝術風格,並成爲維吾爾族的傑出表現形式。木卡姆是維吾爾族優秀的古典音樂,即大型古典音樂套曲的稱謂。中國蠶桑絲織技藝(2009入選):桑絲織是中國的偉大發明,是中華民族認同的文化標識。這一遺産包括栽桑、養蠶、缫絲、染色和絲織等整個過程的生産技藝,其間所用到的各種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織機,以及由此生産出來的絢麗多彩的绫絹、紗羅、織錦和缂絲等絲綢産品,同時也包括這一過程中衍生出來的相關民俗活動。福建南音(2009入選):南音,發源于福建泉州,又稱“南曲”、“弦管”、““郎君唱”等,各地名稱不一。主要由“指”、“譜”、“曲”叁大類組成,是我國古代音樂保存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由于南音富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具有曲調優美、易學易唱的特點,因而在閩南和海外擁有衆多的知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南京雲錦(2009入選):南京雲錦是南京傳統的提花絲織工藝品,是南京工藝“叁寶”之首。南京雲錦配色多達十八種,運用“色暈”層層推出主花,富麗典雅、質地堅實、花紋渾厚優美、色彩濃豔莊重,大量使用金線,形成金碧輝煌的獨特風格。由于用料考究,織工精細,圖案色彩典雅富麗,宛如天上彩雲般的瑰麗,故稱“雲錦”。安徽宣紙(2009入選):安徽宣紙的生産中心是泾縣。它生産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區特産的青檀樹爲主,配以部分稻草,經過長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淨、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過程。對安徽宣紙的記載最早見于《曆代名畫記》、《新唐書》等。始于唐代,曆代相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貴州侗族大歌(2009入選):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侗族大歌無論是音律結構、演唱技藝、演唱方式和演唱場合均與一般民間歌曲不同,它是一領衆和,分高低音多聲部諧唱的合唱種類,屬于民間支聲複調音樂歌曲,這在中外民間音樂中都極爲罕見,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對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傳承和凝聚都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體現。廣東粵劇(2009入選):粵劇主要流行于使用粵方言地區的城鄉。明末清初,弋陽腔、昆腔傳入廣東。清代鹹豐、道光年間,廣東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爲基本曲調,兼收高腔、昆腔及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用“戲棚官話”爲基本語言,間雜以粵方言,逐漸形成粵劇。1912年前後,粵劇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廣州方言,表演體系日趨完善,開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調,並改假聲演唱爲“平喉”演唱。《格薩爾》史詩(2009入選):格薩爾史詩主要流傳于中國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納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以口耳相傳的方式講述了格薩爾王降臨下界後降妖除魔、抑強扶弱、統一各部,最後回歸天國的英雄業績。格薩爾史詩以其獨特的串珠結構,融彙了衆多神話、傳說、故事、歌謠、諺語等,形成了氣勢恢宏、篇幅浩繁的“超級故事”。史詩說唱傳統在一定意義上是地方性知識的彙總——宗教信仰、本土知識、民間智慧、族群記憶、母語表達等,都有全面的承載,史詩說唱傳統還是唐卡、藏戲、彈唱等傳統民間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同時也是現代藝術形式的源頭活水,不斷強化著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文化認同與曆史連續感,因而格薩(斯)爾史詩傳統堪稱民族文化的“百科全書”。浙江龍泉青瓷(2009入選):龍泉青瓷始燒于叁國兩晉,古代龍泉哥窯是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龍泉窯是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窯址分布最廣、産品質量要求最高、生産規模和外銷範圍最大的青瓷曆史名窯。龍泉迄今已發現燒制龍泉青瓷的古窯址達360多處。在1700余年的傳承過程中,龍泉青瓷形成了青釉配置、多次施釉、厚釉燒成和開片控制等傳統的獨特的燒制技藝。青海熱貢藝術(2009入選):始于15世紀甚至更爲久遠的熱貢藝術是我國藏傳佛教藝術的重要流派,主要包括唐卡、堆繡、雕塑、建築彩畫、圖案、酥油花等多種藝術形式,其內容主要有釋迦牟尼傳、菩薩、護法神、佛經故事及仙女之類的佛像,因發祥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河畔的熱貢(藏語“金色谷地”)而得名。藏戲(2009入選):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衆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藏戲的藏語名叫拉姆,意爲“仙女”。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于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爲主,唱、誦、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別無其他樂器。演出一般分爲叁個部分,第一部分爲“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爲“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叁部分稱爲“紮西”,意爲祝福迎祥。新疆《瑪納斯》(2009入選):《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爲全世界第二長的史詩,僅次于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長度超過印度史詩《摩诃婆羅多》。該史詩敘述了柯爾克孜族傳說中的英雄和首領瑪納斯及其子孫共八代人領導族人反抗異族(卡爾梅克人)的掠奪與奴役,爲爭取自由而鬥爭的故事。全詩共分八部,分別以該部史詩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並以瑪納斯的名字作爲總名稱。蒙古族呼麥(2009入選):“呼麥”,又名“浩林·潮爾”,是蒙古族複音唱法潮爾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種“喉音”藝術。運用特殊的聲音技巧,一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形成罕見的多聲部形態。演唱者運用閉氣技巧,使氣息猛烈沖擊聲帶,發出粗壯的氣泡音,形成低音聲部。在此基礎上,巧妙調節口腔共鳴,強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帶有金屬聲的高因聲部,獲得無比美妙的聲音效果。呼麥作爲一種歌詠方法,目前主要流傳于中國內蒙古,南西伯利亞的圖瓦、蒙古、阿爾泰和哈卡斯等地區。甘肅花兒(2009入選):花兒是流行于甘肅、青海、甯夏等廣大地區的一種山歌,是當地人民的口頭文學形式之一。花兒結構分兩段,前段比興、後段是歌唱的主題內容。曲調具有濃郁的抒情性,演唱時用臨夏方言,有濃郁的地方氣息。“花兒”唱詞和曲調分“河州花兒”和“蓮花山花兒”兩大類。“花兒會”是一種大型民間歌會,又稱“唱山”。“花兒”又稱“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 女青年唱的稱“花兒”。據說,“花兒”至少已有六百多年的曆史。它內容豐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潑,語言生動形象,曲調高昂優美,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特色,深受回、漢、藏、東鄉、土、撒拉等民族的喜愛。西安鼓樂(2009入選):西安鼓樂是流傳在西安(古長安)及周邊地區的漢族民間大型鼓樂,已有千百年的曆史,在古長安及周邊地區,尤其是秦嶺北麓的衆多寺廟和道觀,這些廟、觀的廟會活動和多家民間樂社是西安鼓樂得以生存的基礎。西安鼓樂以竹笛爲主奏樂器,無論是僧派、道派和俗派其有兩種表演形式,都有兩種演奏形式,即行樂和坐樂。朝鮮族農樂舞(2009入選):朝鮮族農樂舞是一種融音樂、舞蹈、演唱爲一體綜合性的民族民間藝術,其曆史可追溯至古朝鮮時代春播秋收時的祭天儀式中的“踩地神”。象帽舞是朝鮮族農樂舞中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朝鮮族富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形式,盛行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汪清縣一帶,深受朝鮮族居民喜愛。書法(2009入選):中國書法是以筆、墨、紙等爲主要工具材料,通過漢字書寫,在完成信息交流實用功能的同時,以特有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從而表現出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人格精神與性情志趣的一種藝術實踐。曆經3000多年的發展曆程,中國書法創造了輝煌的曆史,今天依然擁有廣泛的群衆基礎和龐大的參與者和受衆,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篆刻(2009入選):中國篆刻是以石材爲主要材料,以刻刀爲工具,以漢字爲表象的並由中國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藝發展而來的一門獨特的镌刻藝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它既強調中國書法的筆法、結構,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暢的藝術表達,于方寸間施展技藝、抒發情感,深受中國文人及普通民衆的喜愛。篆刻藝術作品既可以獨立欣賞,又在書畫作品等領域廣泛應用。剪紙(2009入選):剪紙是一種镂空藝術和最爲流行的民間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中國剪紙是中國民間美術形式之一,有著悠久的曆史。根據考古,民間剪紙的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紀,剪紙常用于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雕版印刷(2009入選):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剛經》,雕版印刷技術大約在2000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揚州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2009入選):中國傳統建築是以木結構框架爲主的建築體系,以土、木、磚、瓦、石爲主要建築材料。營造的專業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磚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畫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其中以大木作爲諸“作”之首,在營造中占主導地位。 中國匠師在幾千年的營造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工藝經驗,在材料的合理選用、結構方式的確定、模數尺寸的權衡與計算、構件的加工與制作、節點及細部處理和施工安裝等方面都有獨特與系統的方法和技藝。端午節(2009入選):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端午節寄托著民族情感,內容豐富、生動活潑、情趣盎然的端午節習俗活動,使端午節成爲蘊涵獨特民族精神和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媽祖信俗(2009入選):作爲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航海保護神,媽祖是該信俗的核心,包括口頭傳統、宗教儀式以及民間習俗,遍布中國的沿海地區。媽祖誕生和成長在公元10世紀的湄洲島,她致力于幫助她的同胞鄉親,並且因爲試圖營救海難中的幸存者而獻身。湄洲漁民爲紀念這位好姑娘,在島上建廟並奉爲海神。每年都會有兩次正規的廟會來紀念媽祖,屆時當地居民、農民和漁夫此時都會暫時放下他們的工作,並祭獻海洋動物供奉媽祖像,表演各式祭祀舞蹈和其他演出。在全球5000座媽祖廟和私人家中,其他各類小一些規模的祭祀儀式也全年不停歇地進行著。京劇(2010年入選):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爲中心,遍及全國。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叁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它走遍世界各地,成爲介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中醫針灸(2010年入選):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撚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是基于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産生的寶貴遺産。皮影戲(2011年入選):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爲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珠算(2013年入選):珠算是以算盤爲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 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珠算”一詞,最早見于漢代徐嶽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雲:“珠算,控帶四時,經緯叁才”。二十四節氣(2016年入選):“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迹劃分爲24等份,每一等份爲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形成于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爲基准,將天文、物候、農事和民俗完美結合,成爲農耕社會生産生活的時間指南,並逐步爲全國各地所采用。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爲“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羌年(2009年入選):羌族的傳統節日就是羌曆年,羌語稱“日美吉”,根據地方的不同,又有“羌曆新年”、“過小年”、“豐收節”、“還原節”等多種叫法,雖名稱不同,但內容卻完全一樣,都以慶祝豐收和感恩還願爲主要內容,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舉行,持續叁至五天。有的村寨要過到十月初十。按民間習俗,過羌年時還願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盤業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咂灑、跳莎朗,直到盡歡而散。整個活動儀式由“許”主持,咂酒則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開壇。節日期間親朋好友可互道祝賀,相互迎請。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2009年入選):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是一項傳統手工技藝,包括紡、染、織、繡四大工序。紡紗,即把棉花脫子、抽紗,把紗繞成錠。染色,黎族傳統的染料有植物染料、動物染料和礦物染料叁種。織布,用踞織腰機進行織布;腰機簡單輕巧,容易操作。刺繡,黎族的傳統刺繡有單面刺繡和雙面刺繡兩種。刺繡的技術可根據針法、繡法和面料分爲叁個層次,把繡法、色彩、圖案叁者結合爲一體。刺繡工藝精湛,圖案樸實自然,富有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黎族棉紡織工藝,曾長期領先于華夏各民族,直到宋元時期,仍位居全國的前列。偉大的女紡織家黃道婆,學習黎族紡染織繡工藝,並加以改進和提高,傳播了黎族先進的紡織技術,促進了中國棉紡織業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中國人穿衣蓋被的習慣。這是黎族人民對中華民族最卓越的貢獻。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2009年入選):木拱橋發現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和浙江省。營造這些橋梁的傳統設計與實踐,融合了木材的應用、傳統建築工具、技藝、核心編梁技術和榫卯接合,以及一個有經驗的工匠對不同環境和必要結構力學的了解。作爲這項傳統技藝的載體,木拱橋既是交通、交流工具,也是人們的聚會場所。它們是當地居民進行信息交流、娛樂、神俗信仰、深化人際關系、深化文化認同的重要聚會場所。這種由中國傳統木拱橋創造的文化空間,提供了鼓勵人與人之間交流、理解與尊重的環境。新疆維吾爾族麥西熱甫(2010年入選):麥西熱甫廣泛流傳于中國新疆各維吾爾社區,由于地域或功能的不同,其表現形態豐富而多樣,是實踐維吾爾人傳統習俗和展示維吾爾木卡姆、民歌、舞蹈、曲藝、戲劇、雜技、遊戲、口頭文學等的主要文化空間,是民衆傳承和弘揚倫理道德、民俗禮儀、文化藝術等的主要場合,是維吾爾傳統節慶、民俗活動的重要部分。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2010年入選)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是福建沿海木船制造的一項重要的傳統手工技藝,以樟木、松木、杉木爲主要材料,采用榫接、艌縫等核心技藝,使船體結構牢固,艙與艙之間互相獨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結構形式,在“師傅頭”(閩南地區對主持造船工匠的尊稱)指揮下,由衆多工匠密切配合完成。該技藝是人類造船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對提高航海安全性起到了革命性作用。中國活字印刷術(2010年入選):國人畢升于公元1041-1048年間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公元1298年王祯創制了木活字。活字印刷術是在小木塊上刻出凸起的單字,然後按照付印的稿件,揀出所需要的單字,組合排成一個版面而施行印刷的方法。采用活字印刷,一書印完之後,印版拆散,單字仍可用來排其他的書版。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對推動世界文明進程産生了巨大的影響,見證著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目前,這種古老的活字印刷術至今在浙江省瑞安市傳承和使用。赫哲族伊瑪堪說唱(2011年入選):伊瑪堪說唱是赫哲族獨有的一種無伴奏,用葉韻和散文體形式進行的徒口講述,在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赫哲族,伊瑪堪的口口相傳,也是這個民族百年曆史變遷與民俗風情的唯一記錄方式。伊瑪堪或依瑪坎,含義爲魚即哈(魚),也有的認爲是故事之意或是表示赫哲族這個捕魚民族的歌。其形式有說有唱,類似漢族的大鼓、蘇灘、蒙古族的說書,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說唱文學藝術,被譽爲“北部亞洲原始語言藝術的活化石”。非物質文化遺産優秀實踐名冊(2012年入選)福建木偶戲傳承人培養計劃:福建木偶戲包含了泉州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和漳州布袋木偶戲。福建木偶戲是我國木偶表演藝術的傑出代表,自公元十世紀始在泉州、漳州及周邊地區廣泛傳播,形成了完整的表演體系,深受群衆喜愛,而近些年卻遭遇後繼乏人的傳承危機。中國有多少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遺産

活化石樂器(中國有多少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遺産

截至2019年9月,我國已有40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其中,共有32個“非遺”項目被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7個項目被列入急需保護名錄,1個項目被列入優秀實踐名冊。可以說,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已經成爲了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力量。

3000多歲的古琴、中醫針灸和中國篆刻,人盡皆知的“二十四節氣”、“中國書法”和“中國珠算”,傳統的木結構手工藝、龍泉青瓷燒制技藝,富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藏醫藥浴、媽祖信俗,還有京劇、南音、西安鼓樂……

這40項代表中國入選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被稱爲活著的人類財富,被列爲全人類共同享有的文化瑰寶。

中醫針灸

擴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爲其文化遺産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可以是傳統口頭文學、美術書法等藝術形式,也可以是禮儀節慶等民間風俗。

參考資料:人民網-爲什麽中國是擁有“非遺”項目最多的國家?

上一篇:舞動的樂器(學舞蹈的孩子長大後做什麽工作呢?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