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圈子(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分別是他的第幾號作品?

董乐器 2022-02-27 22:36:51

一樂器圈子、繼承先師傳統――第一交響曲

作品號:21 創作:1798-1799年間

顧名思義,《第一交響曲》是貝多芬偉大一生中的第一部交響曲體裁的作品,但事實上早在1788-1789年間,也就是貝多芬20歲不到的時候,他就曾經試圖創作交響樂,但是沒能獲得成功。《第一交響曲》真正問世已經是十年以後的1800年,貝多芬當時已經叁十歲了。其實在“邊聽邊入門”系列中的那篇《輝煌交響之路的第一步――解析貝多芬第一交響曲 》一文中,我們已經對這部作品作了比較詳盡的介紹,――這是一部“充滿了海頓和莫紮特一輩所特有的音調,在很多方面繼承了海頓交響曲傳統”的作品。那麽我們就從這一點入手,來看看貝多芬與兩位交響曲創作領域的前輩――莫紮特以及海頓,有著怎樣的聯系,因爲我覺得這是《第一交響曲》藝術風格背後隱藏的故事。

貝多芬1770年出生在德國波恩,生活在充滿音樂藝術的濃郁氛圍中,而且貝多芬從小就展現出了非凡的音樂天賦。在當時莫紮特已經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音樂神童,貝多芬的父親也就立志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這樣的人物。11歲的時候,貝多芬從學校辍學,開始了屬于自己的音樂旅程。隨後他跟隨父親和一些頗具水准的樂師學習樂器演奏以及音樂理論,逐漸展現出了才華。當時歐洲真正的藝術中心是奧地利的維也納,所以貝多芬接受了朋友的建議和幫助,在自己17歲那年第一次來到維也納,試圖在那裏繼續提升自己的音樂功底。

當時維也納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因爲那裏荟萃了以莫紮特、海頓爲主的一大批有才情的音樂大師。到達維也納不久,貝多芬就見到了長他14歲的音樂巨匠莫紮特,會面的地點是在莫紮特的家中,據說那是一次有很多人出席的聚會。貝多芬顯得非常拘束,因爲他對莫紮特懷著一種非常崇敬的態度。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忘記展示一下自己獨特的才華。貝多芬讓莫紮特指定一個音樂主題,他來進行頗有難度、也更見功底的即興創作獨奏。莫紮特應允了這個要求,結果貝多芬略加思索就按照大師給出的要求,完整而流暢的創作並演奏了一段優美的旋律,以至于莫紮特十分欣喜,對在場的衆人預言――貝多芬將是未來的傑出音樂大師!這就是這兩位曆史上最負盛名作曲家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面。可以說,在以後的日子裏,貝多芬一直非常崇敬莫紮特,甚至自诩爲――迄今最崇拜莫紮特的人。

由于母親病危,貝多芬在到達維也納之後不久不得不重新回到波恩,並且永遠告別了母親。但他終究覺得當時的波恩過于封閉,要想達到自己的音樂理想,必須去維也納。所以,1792年他第二次來到了音樂之都,在那裏開始長達數年之久的學習和積累,並且得以拜海頓爲師。海頓被稱之爲“交響樂”之父,一生創作過100多部交響曲。不過根據史書記載,海頓非常看重貝多芬的才華,並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值得培養的後起之秀,但因爲某些原因並沒有教授貝多芬太多的實際知識。即便如此,貝多芬日後依然把海頓尊爲自己在維也納時期最重要的師長,海頓的作品和理念給了貝多芬很多靈感。

莫紮特和海頓是古典時期最重要的兩位作曲家,貝多芬作爲他們的後輩乃至學生,從他們兩位的作品中汲取了非常豐富的養分,這些前輩賦予的精粹也正集中表現在《第一交響曲》當中。雖然這是貝多芬在交響樂創作領域的處女作,但是這並不說明這部作品尚不夠水准。事實上,貝多芬創作《第一交響曲》的時候已經叁十而立,自己在維也納學習已經有八年,並且已經在當地立足穩固,從一名出色的演奏家逐漸轉型爲作曲家,甚至已經有了比較出名的原創音樂作品。在十八世紀末期,他所創作的《“悲怆”鋼琴奏鳴曲》以及前兩部鋼琴協奏曲已經普遍受到維也納聽衆的好評與接受,在這個基礎上,創作于1798-1799年,1800年首演的《第一交響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不過可惜的是,由于樂團素質有限,這部作品的首演並沒有獲得成功。但是其旋律中表現出來的樂思,還是讓人感受到了來自貝多芬的與衆不同。

對于《第一交響曲》的評價,古往今來幾乎是衆口一詞的。其整體風格沿襲了前輩莫紮特、海頓的很多東西,有些評論家甚至感覺有些許節奏正是莫紮特在以前某部作品中使用過的。《第一交響曲》給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覺,而又略帶一些舞蹈性,韻味上接近莫紮特、海頓時期的交響曲。但是我們不能粗淺的把這種類似或者雷同歸結爲這部作品的缺陷或者不成功,而應當理解爲真正偉大的貝多芬那個時候還處于摸索、探尋的階段。而且在《第一交響曲》的某些旋律段中,貝多芬依然展現出了自己不同凡響的一面,只是這種獨創的態度顯得還不夠開放,而過于拘謹。所以我以前說過,欣賞這部作品是一件頗具興味的事情,這部旋律不失激昂、幽默的作品,聽來通俗易懂,但與貝多芬以後的那些名作又似乎有著較大的區別。通過這樣的對比,正可以顯現出其在創作上的風格轉變。

二、擺脫死亡的陰影――第二交響曲

作品號:36 創作:1802年

或許大家從很多正面或者側面的資料中會了解到,貝多芬是一個失聰者,通俗的說就是“聾子”。其實這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的疾病引起的,而且是逐漸加重,最終導致全聾。就在貝多芬在維也納立足穩定,並且創作了一系列出色音樂作品,包括《第一交響曲》之後,他的健康狀況開始出現問題,主要是聽覺的衰弱以及嚴重的腹瀉。其實在貝多芬30歲不到的時候,他就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的聽力越來越差,經曆了數年的痛苦,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在求醫問藥的過程中,醫生的治療手段並沒有改觀貝多芬耳疾的病情。他需要和人用很大的音量來進行交流,對于微弱的聲響很不敏感。尤其對于一個音樂家而言,這其中的痛苦,是常人所難以體味的。

但是在這段時間,貝多芬並沒有被病痛的折磨所制伏,他依然堅持創作,足見其內心深處具備的堅忍不拔的意志。而且這段時間內湧現出了一大批以後流傳廣泛的名作,包括鋼琴奏鳴曲《月光》、《暴風雨》以及小提琴奏鳴曲《春天》。所以有人說,這段時期貝多芬的創作功底又提升了一個層次,力量卻是來自同病痛的對抗。但是病魔是無情的,它一直在不斷折磨著貝多芬,因此在1802年4月份,作曲家接受了醫生的勸告,離開了鬧市區,來到位于維也納郊區的海利根施塔特休養。雖然腹瀉病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耳疾依舊越發加重,貝多芬甚至時常有預感,自己將很快會告別這個有聲世界,而變成一個徹底的失聰者。在來到海利根施塔特半年後,貝多芬開始感到寂寞與絕望,以至于寫下了一份遺書,向自己的兄弟和朋友交待了後事,這份文獻後來被稱之爲《Heiligenstadt Testament(海利根施塔特遺囑)》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貝多芬並沒有爲此尋短見。相反這紙遺書反而激發了他尚未爆發的潛能。有人說,這正是貝多芬被稱爲偉人的最好理由。在強大的病魔以及精神壓力下,雖然一度絕望過,但是最終作曲家沒有被這些負面的東西壓垮,他最終還是站起來了,挺過來了。可以這麽說,通過這份遺書,貝多芬實際上重新審視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成爲了後來繼續大踏步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強大動力。最終這份遺書並沒有交給親屬或者朋友,而是一直由他本人保存,直到貝多芬真正去世之後才被人們發現。

從死亡陰影中走出來的貝多芬,在1802年10月左右回到了維也納,並馬上創作了《第二交響曲》。所以讀到這裏,你應該了解我爲什麽在前面花了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貝多芬與病魔、死亡作鬥爭的經曆――因爲《第二交響曲》是貝多芬重新對生活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期待的一首贊歌,同時也可以將其看成對《海利根施塔特遺囑》精神內涵的音樂化提煉和總結。

或許貝多芬的這部《第二交響曲》是他所有九首交響作品中最不起眼的,但我們決不能就此忽略它的藝術價值,其實只要仔細看了前面的篇章,您就應該意識到它對貝多芬而言重大的意義。對于這部作品的看法,不同的評論家有不同的觀點。有些人認爲整部作品洋溢著樂觀向上的“青春氣息”以及對生活的渴望。但也有人認爲,《第二交響曲》的前兩個樂章“光明與黑暗始終在進行著搏鬥,黑暗似乎取得了暫時的勝利”,直到第叁、第四樂章才是真正的屬于歡樂、勝利的旋律,他們稱這部作品走了兩個極端。但無論如何,在思想性上《第二交響曲》已經超越了《第一交響曲》,他更富有內涵和哲理。而在藝術性上,則依然稍稍帶有莫紮特、海頓時期的影子,但屬于貝多芬自己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了。在經曆了死亡的陰影後,作曲家對人生有了更加透徹的認識,所以在獨創性方面也顯得越加個性化和大膽。總之我覺得,《第二交響曲》雖無出名的樂章和段落,也沒有很大名氣,但其將思想和旋律的沖突性融爲一體,很能體現貝多芬堅韌的個性風範!

叁、屬于英雄的時代強音――第叁“英雄”交響曲

作品:55 創作:1803年

說道貝多芬的這部《第叁“英雄”交響曲》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拿破侖。在十九世紀初,歐洲大陸最風雲的人物當屬這個法國人,從某種程度上,你甚至可以把拿破侖當作這部鴻篇巨著的主角。當然,也不能完全那麽理解,且聽我慢慢說來。

文章的前面我就提到過,貝多芬十一歲的時候就因爲熱愛音樂而辍學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學習新知的機會。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很早就接觸了法國資産階級啓蒙思想。20歲不到的時候,貝多芬進入波恩大學學習過一陣子倫理哲學,當時也正逢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時期,“自由、革命”的口號充斥著校園,作曲家從那時起就打心眼裏向往這種精神和宗旨,並逐漸成爲貝多芬的一種人生理想。就此,他成爲了一個時刻關注革命、向往自由的人。在去維也納學習、落腳並且穩固地位以後,隨著自己的名氣越來越大,他經常來去于皇室、權貴的“高雅”圈子中。即便如此,貝多芬骨子裏面那種崇尚革命的理想,依然時刻讓他對自己生活的這個社會感到極度不滿。可見在貝多芬身上有一種不被“不公平”社會所同化的可貴精神,這也是我非常敬佩他一個理由。而這種精神也逐漸滲入了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中,所以後來有人稱他爲“革命音樂家”。

向往自由的音樂大師,從法國大革命中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同樣他又從一個法國軍人身上看到了“共和”的希望,那個人正是一代風雲人物――拿破侖.波拿巴。拿破侖向歐洲封建帝制發起了最強烈的沖擊,並且幾近獲得成功。所以貝多芬一度把拿破侖視爲偶像、英雄乃至神的化生。就是在這樣一個情形下,1798年的時候有一位非常贊賞貝多芬音樂才華的法國將軍登門拜訪他,而交談間貝多芬也表達了對拿破侖的敬重,所以那位將軍便提議,是不是可以寫作一首名爲“波拿巴”的交響曲,貝多芬自然欣然應允。

但是直到1803年,距離上一部《第二交響曲》一年不到,貝多芬才開始正式寫作這部策劃已久的交響曲。這年夏天,作曲家來到維也納郊外杜布林中的一個葡萄園,在一間農舍中開始了創作。甯靜的田園幾乎與世隔絕,就在這樣的封閉環境下,一部大作悄然問世。《第叁交響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兩部,最終長度是僅次于《第九交響曲》的超長作品,而在藝術成就上也是一個裏程碑式的作品,這個我們等一會兒再說。因爲此時,發生了一個變故――拿破侖背叛了革命。

熟悉世界曆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拿破侖推翻了法國封建王朝之後,並沒有實行人們期盼已久的“共和”,而是重新恢複帝制,自己當上了皇帝。更加醜陋的是,在加冕典禮上他自己爲自己戴上了皇冠。這種背叛革命的行爲,使得所有向往自由的革命志士痛心疾首。而這個消息傳到貝多芬這裏的時候,作曲家已經完成了《第叁交響曲》的創作,並且特意命名爲《拿破侖.波拿巴大交響曲》,還恭恭敬敬地寫了獻給拿破侖的題詞。此刻,當得知拿破侖如此卑劣的行徑之後,簡直無法表述自己當時憤怒的心情,貝多芬沖動的撕下了寫有題詞的交響曲總譜首頁,大罵拿破侖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經過了這次打擊,貝多芬對拿破侖的好感似乎一下子煙消雲散了,據說爲此還病了一場,所以也就耽誤了《第叁交響曲》的發表。一直到1804年4月才在維也納第一次上演,1806年總譜出版發行,而這部曾經是爲拿破侖“奪身定做”的交響曲標題也被改爲了“《英雄交響曲》――爲紀念一位偉大人物而作”。後來有人分析說,雖然拿破侖不再是貝多芬心中的“神”,但是在某些方面貝多芬依然尊重他。

雖然拿破侖背叛了革命,《第叁“英雄”交響曲》的主角似乎一下子從“偉人”變成了“叛徒”,但是這絲毫不能掩蓋這部作品的偉大。雖然這是爲拿破侖而作的交響曲,但是其中到處洋溢著貝多芬向往自由,向往革命的精神。這部長達40多分鍾的作品,可以說塑造了一群爲革命理想而奮鬥的英雄雕像。曲調中時刻洋溢著戰鬥的氣息,自由的理念。我不想花過多的筆墨去逐個樂章的描繪,因爲這部作品的內涵應該是廣義而非狹隘,應該是宏觀而非微觀的。包括專業樂評家都對很多細節持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第叁交響曲》中崇尚的英雄主題、自由氣息,是這部交響曲給後人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

貝多芬曾經說過,《英雄交響曲》是他最鍾愛的作品之一,不難看出這部交響曲的藝術價值和曆史意義。事實上,最初公演的時候,它並沒有受到聽衆乃至當時同仁們的廣泛認可。爲什麽呢?因爲《英雄》的與衆不同!正是在這部大作中,貝多芬完全發揮出了屬于他獨特個性的非凡藝術氣息,無論在樂章的編排上還是在旋律的構造上,他都完全突破了以往莫紮特、海頓所開創的傳統模式,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而這種藝術構思的來源,可以說恰恰來自作品主題所蘊含的“自由、革命”精神!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作品將法國大革命這場人類曆史上永載史冊的大衆運動,以及其中湧現出來的風雲人物用交響曲這一藝術手段進行了記載、加工乃至升華,所以不得不承認《第叁“英雄”交響曲》注定將是名垂青史的!

也正因爲這部作品,貝多芬的交響曲風格開始趨于成熟,也走入屬于他自己的軌道,一部又一部更加精彩的作品在作曲家的心中孕育、産生並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英雄》!一個裏程碑!

四、青春的禮贊、生命的高歌――第四交響曲

作品號:60 創作:1806年

如果說,《第一交響曲》體現了貝多芬無與倫比的天分、對前輩傳統的良好繼承;《第二交響曲》表現出作曲家內心不屈不撓的個人奮鬥曆程;《英雄交響曲》將貝多芬崇尚自由、信仰革命的高尚精神洋溢的淋漓盡致,那麽《第四交響曲》則是一曲大師對生命、對生活予以充分肯定、贊美的頌歌。爲什麽深受病痛折磨,同時又對現實社會異常不滿的貝多芬,突然會寫出這樣一部充滿明朗色彩的作品?答案只有一個――當時的貝多芬正在戀愛!

很多朋友都知道,貝多芬終究沒有找到終生伴侶,但是他的愛情生活卻又是那麽的豐富多彩,而略帶悲劇色彩。有人說,藝術家往往都是浪漫而多情的,沒錯!貝多芬也沒有逃脫這個規律。然而貝多芬給人的第一印象或者說表面印象卻並不是一個這樣的人。很多文獻資料都這樣形容作曲家的外貌――雜亂的頭發、寬大的額頭、凶蠻的目光、並不美觀的鼻子。這些描述足以表現出貝多芬並不是那種容易引起少女愛慕的“白馬王子”,甚至有人形容他爲“獅子臉”。同時在生活上,他也不拘小節,說的不好聽一點,簡直有一點邋遢。但即便如此,很多女子還是無法抗拒來自貝多芬身上的那種英雄氣質和藝術修養,而和貝多芬談著或長或短的戀愛,但是這種關系最後都沒有終生保持下去。

貝多芬對于愛情是執著的。對于自己鍾情的人,他總是傾其所能,近乎瘋狂的去追求。他心目中的愛侶應該是青春純潔、端莊秀美、品德高尚又極具修養的女子。可以說,貝多芬在愛情上近乎是完美主義者!這也是他沒能找到終生伴侶的一大因素,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則可能也來自他的耳疾。貝多芬喜愛追求過的女子很多,有些是貴族的小姐,有些則是自己的學生,也有女作家。在諸多次戀愛中,曾經有一次近乎取得成功,那就是他與匈牙利貴族小姐特雷澤的一段感情,雙方曾經訂婚過,但是最終婚約被毀。此前,他熱戀過特雷澤的姐姐朱麗葉,而後又與特雷澤的妹妹約瑟芬發生了愛情,可悲的是依然沒有結果。與這一家叁姐妹的戀愛,可以說是貝多芬愛情悲劇的典型――因爲門第、因爲金錢,因爲一些世俗的觀念,美滿的婚姻不能成爲現實。其實失敗又何止這些,貝多芬用心去戀愛,用文字、用旋律來贊美自己心中的最愛、贊美美好的愛情,但最終總是因爲世俗的偏見乃至陳舊的觀念,而遭到失敗。雖然貝多芬相貌並不英俊,舉止算不上潇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真誠、他的才華,他的善良打動過很多女子的心。最終很多女子沒有和貝多芬結爲夫妻,卻和他保持了很長的友誼。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感情受挫的次數越來越多,貝多芬逐漸失望了,他對于是不是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找到屬于自己的愛人感到迷茫和悲傷。而能夠最好的表達作曲家當時這種心態的文獻被保留下來,後人譽之爲《致永恒的情人》。這其實是叁封沒有發出的信件,一直到貝多芬去世後才被發現。沒有收件人的姓名、也沒有郵寄的地址、具體寫于哪一年竟也無從考證。由于篇幅的關系,我不可能把那叁封長長的、飽含真摯情誼的信爲大家一一奉上,但需要指出的是,《致永恒的情人》具體是寫給哪個情人的,研究學者的猜疑有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叁封信表達出貝多芬對愛情的渴望以及對現狀的悲歎。記得前些年,曾經有過一部講述貝多芬愛情生活的電影,名字就叫做《永恒的情人》,大家如果有興趣、有時間不妨去欣賞一下,應該會比看我上面這些枯燥文字有意思的多。

費了一番口舌爲您講述了貝多芬的感情世界,因爲《第四交響曲》正是處于戀愛時節中的貝多芬才華橫溢的體現,而其主題就正是贊美生命和愛情。時間定格在1806年,當時貝多芬的戀人正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匈牙利貴族小姐特雷澤,那應該是貝多芬感到最幸福的光陰。特雷澤曾與貝多芬訂婚,而且感情維系了4年左右,可以說是貝多芬一生中最穩定的一段感情生活。所以他的創作熱情特別高,才思敏捷。貝多芬唯一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就是在這時候寫成的。此後的《第四鋼琴協奏曲》也是迅速的落筆,迅速的完成,而被譽爲“塑造貝多芬情人形象”的一部作品。

隨後,貝多芬開始醞釀《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的撰寫似乎非常順利,但是作曲家在這裏卻停止了這部作品的創作,轉而去寫一部全新的交響曲。當時貝多芬的感情生活浪漫溫馨,狀態之好在他一生中也是十分少見的,所以從落筆到完成,幾乎一氣呵成,順利流暢,而且旋律中充滿了生命、青春的氣息――這正是《第四交響曲》!其實如果按照貝多芬既定的創作思路,其交響曲作品的順序應該是《第四“命運”交響曲》,而後才是充滿生機的《第五交響曲》,但事實上恰恰相反。

我個人非常喜歡《第四交響曲》的第一樂章,漫長、憂郁,甚至有些陰暗的引子部分長達兩分鍾。但突然,這令人感覺迷惘的旋律,在兩個激烈的和弦中被沖破!然後激烈、澎湃、熱烈的音符被徹底解放出來。有人因此評價,這個樂章是貝多芬所有交響曲中最“熱鬧”的一章!其實在這熱烈背後,隱藏了作曲家對于美好生活的贊美、美好愛情的歌頌。其後的叁個樂章無論是慢版、快板,都體現出兩個字――“歡快”。再者,這部作品是用“降B大調”寫成的,德國人將“降B大調”比擬爲“最和諧的音調”,足可見這部作品的總體風格。在貝多芬的前叁部交響曲中,我們聽到更多的是鬥爭性、革命性、處處洋溢著奮進向上的作風。但在《第四交響曲》中,這些激昂的主題被一掃而空,貝多芬在旋律中享受著自己美滿的愛情生活,而美好的愛情也賦予了這部充滿情趣的作品更多浪漫、溫馨、愉悅的贊美。貝多芬在這時候仿佛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第四交響曲》無愧于“青春贊歌”的美譽。

五、沖破命運的枷鎖――第五“命運”交響曲

作品號:67 創作:1806-1808年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運》代表著貝多芬;同樣,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貝多芬代表著《命運》。我想,世界上再沒有一首交響曲能夠獲得如此廣闊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貝多芬的偉大,則很大程度上也來自于這部代表作給他帶去的聲譽和敬仰。《第五“命運”交響曲》代表了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類永不向自身妥協的精神!讓我們從頭來認識這部作品!

《命運》的構思、創作周期是比較漫長的,據文獻記載,貝多芬最早是從1803年開始有意寫作這部作品的。那麽這部作品的主旨是什麽?貝多芬創作他的意圖又在哪裏呢?這裏我們不妨來回憶一下,我在這篇文章第一部分中爲您曾經講述過的那篇《Heiligenstadt Testament(海利根施塔特遺囑)》。沒錯,那是貝多芬被疾病所困之後,所發出的心靈呼喚!好在,最終他戰勝了自己的意志,他沒有被不公平的命運所擊退,他戰勝了自己。爾後,重新回到維也納繼續自己對音樂的追求。在這個絕望、思考、反省、勝利的鬥爭過程中,貝多芬發出了“我要扼住命運喉嚨”的口號,他感覺自己不能屈服于命運,而應該勇于發起挑戰!

大家也許會誤解,當時是不是因爲貝多芬的耳疾有所改善,他才重新鼓起了生存下去的勇氣?其實並非是這樣,從作曲家自己寫的許多日記、信件中可以看出,貝多芬的耳聾是逐漸加重的,其間並非單純的聽力減退,而且還會伴隨著嚴重的雜音幹擾,讓他苦不堪言。所以貝多芬對自己重拾信心完全是其精神上的勝利,來自于對“命運的挑戰”。所以在自己對生命有了重新認識之後,作曲家企圖用一部大型的交響樂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歌頌這一自我鬥爭的主題。自此《命運交響曲》的主題漸露雛形。在介紹上一部作品的時候,我就提到過,《命運》的第一樂章是在《第四交響曲》創作以前就已經寫好的,後面叁個樂章則是在1807-1808年之間完成的。我想沒有必要在對這部作品的介紹中,過多強調其他因素了,還是從音樂本身來體會吧。

一開場那四聲令人恐懼的有力音符,幾乎讓每個人只要一聽到它就會永遠無法忘卻!真的,充滿了震懾力的經典段落,如此簡短卻又如此令人揮之不去!當然,貝多芬對于這四個音符的解釋最爲權威――命運在敲門!是啊,開門見山,整部作品的主題一覽無遺。或許這四個音符給所有人的影響真的太深刻了,所以音樂一開場就表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覺!我想,這正是貝多芬音樂才華與他個人精神最充分結合的表現!接下去,我們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戰鬥的場面,每一個音符,每一段旋律似乎都在舞刀弄劍、奮勇拚殺!你可以把主角想象成貝多芬乃至任何一個不屈不撓的戰士或革命鬥爭史實。但我覺得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對于聽衆而言,主角應該是你自己!那麽敵人是誰,很明了――命運!因爲我想,每個人都有面對命運考驗的時候。主題在重複著,恐怖的聲音依然在回蕩,似乎鬥爭者並沒有征服這個強大的“命運對手”!我想很多聽衆在這裏會感到一絲精神上的疲乏。

正在這時,第二樂章舒緩的旋律傳來了,似乎是一位母親伸出了雙手來撫慰剛剛經曆了一場惡戰的兒子,也好像是幾名攜手鬥爭的勇士在大戰之後對敵人、對未來進行交流、思索。雖然音樂是平緩的,但是內在含有一種催人奮進的默默力量,好像在不斷的鼓動戰士繼續前進。在經曆了第一樂章激烈的掙紮之後,聽衆們在這裏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好似是一劑療傷藥。第叁樂章是快板諧谑曲,但是卻聽不到任何“幽默、諧谑的成分”。在這裏戰士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陰雲籠罩的戰場,音樂的氣氛也突然從平和轉爲陰暗。好像戰士腳踏著犧牲者們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運之神逼近,不斷積累著力量和勇氣。第四樂章的大幕即將徐徐拉開!

在此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命運交響曲》的第叁、第四樂章是連續演奏的,從第叁樂章最後一部分那平靜、憂郁的緩慢突然跳躍到第四樂章一開始那突如其來、如同山洪暴發一般的合奏。其實這個手法來自于《第四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從引子轉到正題的那一部分。正是由于成功寫下了《第四》的首樂章,才給《命運》的終曲樂章帶來了靈感。我想任何一個聽衆面對著如此洶湧而來的凱旋之聲,心中應該無不感覺激蕩――黑暗被打破了、命運被征服了、陽光重新照耀大地!戰士在慶祝自己的勝利、人群在歡唱勝利的頌歌!聽衆也可以送一口氣,甚至爲作品的偉大而感到一絲快慰和激動。我想這正是爲什麽幾百年來,有許多人可以從《命運交響曲》中獲取力量、鼓起勇氣面對生活壓力、人生挑戰的重要原因!

有資料記載,貝多芬在創作這部交響曲的時候,時常會面部線條扭曲、甚至滿頭大汗!而我也看過一些著名指揮大師在指揮這部作品時候的影像資料,那種投入的情緒和緊張的神情,無不讓我動容。或許這就是音樂帶給人類的,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激發和精神鼓舞,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命運》可謂典範。而從音樂本身而言,這部交響曲進一步確立了貝多芬的“樂聖”地位――他注定是古典樂派向浪漫樂派轉型的繼往開來之人。在結構上,《命運》也堪稱交響曲群峰中教科書式的範本――每一個樂章都有自己獨特的含義,卻又相互關聯、映襯,組合之後鑄造出這部傳世作品!

年近40歲的貝多芬,在這時候用他那炙熱的感情以及獨特的個性風範,以其特殊的人生經曆和音樂天賦,爲後人留下了這部永遠不會過時的經典!

六、回到大自然――第六“田園”交響曲

作品號:68 創作:1808年

如果《第四交響曲》中表現出來的青春氣息,依然帶有一份年輕的沖動和炙熱,那麽從《第六交響曲》開始,作曲家向我們更多的展示出一種音樂上的返璞歸真和自

上一篇:上海凱恩樂器(上海凱恩樂器口琴 )
下一篇:用嘴模仿樂器叫什麽(一共有幾種打擊樂器.都是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