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樂器取名(用樂器取名字的男孩名 )

董乐器 2022-04-09 04:58:25

1用樂器取名、可宇

用樂器取名(用樂器取名字的男孩名 )

字義可:意爲同意、值得、適合;宇:指所有的空間;

2、子培

字義子:寓意爲有學問、有德行的人;培:意爲培養、培訓;

3、啓威

字義啓:意爲開發、開導、說明;威:意爲使人敬佩的氣魄;

4、瑞曉

字義瑞:意爲吉祥、好預兆;曉:意爲天剛亮、懂得、明白;

5、宗星

字義宗:意爲宗旨、祖先;星:表示明星、恒星;

6、天寅

字義天:意爲高大;寅:地支的第叁位。

擴展資料

取名技巧

技巧一:借鑒樂器名字來起名

許多人在生活中很少會直接接觸各種樂器,而且樂器給人的感覺是無比美妙的,因此借鑒這些樂器的名字來給女孩起名,會給人新潮個性的感覺。如筝、箫、笙、笛等樂器都有非常美妙的聲音,用來給女孩起名,也會顯得文雅大氣。

技巧二:盡量不起單字名字

如果女孩的姓氏不是複姓的話,那最好不好起單字的名字,因爲這樣的名字容易重複,不會給人新潮的感覺。而兩個字或者是叁個字的名字會更獨特,給人的感覺也更爲潮流。如給女孩起名許婉晴、馮俊喬、張慧雲夕等,更容易有新潮感。

用礦泉水瓶子做樂器可以在上面做什麽畫

做什麽畫都可以,這個看個人興趣。

因爲礦泉水瓶操作面比較小,所以做什麽畫完全看個人的興趣愛好。

做樂器可以准備塑料瓶1個、氣球1個、粗吸管1根、橡皮筋2條、剪刀。用刀在塑料瓶底部上方2厘米處割開後剪掉。氣球底部剪一個小孔後,套于塑料瓶口,拉緊氣球讓氣球嘴向上。再用橡皮筋綁緊瓶口。剪下3_長的粗吸管,套于氣球嘴上,並用橡皮筋綁緊。一手拿著塑料瓶,一手拿著氣球嘴,把氣球向上拉,讓氣球嘴形成管道,用力吹可發出聲響。從氣球口吹入的空氣可形成氣柱,氣柱震動會發出聲音。震動頻率決定了發出聲音的高低,管道越長頻率越高,發出的聲音就越高音。

我想知道關于~埙~這個樂器的相關介紹~~

埙、壎xūn(形聲。從熏聲。本義: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大小如鵝蛋,六孔,頂端爲吹口。又叫“陶埙”) 同本義 [an egg-shaped, holed wind instrument]。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的壎,樂器也。

以土爲之,六孔。——《說文》。字亦作埙。

埙箫管。——《周禮·小師》。注:“大如雁卵。”

調竽笙壎箎。——《禮記·月令》

伯氏吹壎,仲氏吹箎。——《詩·小雅·何人斯》

如壎如箎。——《詩·大雅·板》。注:“其聲平下,與箎相諧。”

禮樂壎坎音也。——《白虎通》

凡六孔,上一、前叁、後二。——《新定叁禮圖·投壺圖·埙》

又如:埙箎(埙爲土制樂器,篪爲竹制樂器,埙篪合奏聲音和諧。後用以表示兄弟和睦,也代指兄弟)

埙(埙)xūnㄒㄩㄣˉ

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亦稱“陶埙”。鄭碼:BJLO,U:57D9,GBK:DBF7筆畫數:10,部首:土,筆順編號:1212512534

◆ 埙的曆史

[編輯本段]

埙是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與先民的勞動生産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制作,用以誘捕獵物。

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爲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原始社會的埙,器形多樣,如浙江余姚縣河姆渡遺址發掘的陶埙,呈橢圓形,只有吹孔,無音孔,距今約七千年。陝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個吹孔,用細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態之一,距今約六千年。

商代的埙比原始時期和夏代有了較大的發展,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的,以陶制最爲常見,形體多爲平底卵形。戰國時期陶埙也爲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狀的。

秦漢以後,埙在中國的音樂曆史上主要用于曆代的宮廷音樂。在宮廷音樂中,埙分成頌埙和雅埙兩種。頌埙形體較小,像個雞蛋,音響稍高;雅埙形體較大,音響渾厚低沉,常常和一種用竹子做成的吹管樂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裏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這樣一句話,意思是說兄弟兩人,一個吹埙一個吹篪,表達和睦親善的手足之情。

考古發掘和傳世埙中也偶見一些特殊形制的陶埙或瓷埙。

故宮博物院和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有清代宮廷所用的紅漆雲龍埙,它高八點五厘米、腹徑七厘米。埙體有六個音孔:前四後二,通體紅漆,描繪金龍和雲紋。今人改進研制的九孔陶埙,以古制六孔埙爲基礎,然後擴展其肩部和內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個:前六後二,加上吹孔、共爲九孔。

爲便于運指演奏,盡量減少複雜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于笛子的音孔順序排列。專業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個音,包括兩個八度內的全部半音和一個泛音。

中國音樂學院曹正教授從二十世紀叁十年代末就開始制作仿古陶埙。後來,天津音樂學院的陳重教授在古制梨形六孔埙的基礎上,又設計出新型的九孔陶埙,用江蘇省宜興市的紫陶制成。這種九孔埙既保持了傳統埙原有的外形和音色,又增大了音量,擴展了音域,能吹出音階和半音,使它成爲可以轉調的樂器,而且音色古樸醇厚、低沉悲壯,極富特色。另外,由于九孔埙改變了原來不規則的音孔排列,按照現代人的演奏習慣,使演奏更爲方便,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使用。九孔陶埙的面世,標志著中國古埙重新獲得了生機。不久之後,陳重教授的另一位學生、湖北省歌舞團的趙良山,用紅木研制出十孔埙,解決了埙難以吹奏高音的缺陷。

◆ 埙的發展

[編輯本段]

  埙還在我國山西、甘肅、河南、山東省等地出土過。從出土文物看,埙經曆了漫長階段,大約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兩個音孔,能吹叁個音。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埙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前些年在甘肅玉門火燒溝出土的父系社會晚期至奴隸社會初期的埙,有叁個音孔,能吹四個音。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時期,埙發展到五個音孔,能吹六個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埙已有六個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了。埙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六個音孔,經曆了3000多年的漫長歲月。

上一篇:有靈性樂器(可以發揮靈性的工作有那些?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