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常用樂器(戲曲最常用的樂器有哪些 )

董乐器 2022-06-05 22:34:03

武安平調

武安平調起源無文字記載。據1954年調查,有兩種傳說。一說明代時武安有兩個落魄文人(兄弟倆),分別創立了武安平調和開州平調(開州即河南濮陽,開州平調亦稱大梆子,流行于豫北戲曲常用樂器、冀南一帶。)二說明未時武安和村白某,西湖村曹某在河南演唱懷調頗有名氣,後回鄉創辦曹、白兩科班。他們在懷調的基礎上,吸收武安方言和民間歌曲,逐步形成了武安平調。第二種傳說依據充分,如曹、白辦科班分門教學,師徒按班次排輩,解放後尚在一些老藝人中流傳。另外,藝人中不有“平、越、懷”不分家的說法,即平調、越調、懷調藝人在一起唱戲,吃喝不分家。從劇種本身看,平調與懷調不僅劇目、表演基本相同,且唱腔、曲牌亦有許多相同之處,黑臉唱腔幾乎完全一樣。另外,武安過去屬河南省,平調的主要伴奏樂器二弦和假嗓唱法與河南梆子類似。

看這裏能否滿足你:/question/6949117.html

用于戲曲、音樂的成語有哪些?至少叁個以上

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

[釋義] 曲:樂曲。高:高雅。和:和諧地跟著唱。寡:少。樂曲的格調越高;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難覓。現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藝術作品等高雅深奧;很難有人理解或接受。

[語出]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正音] 曲;不能讀作“qū”;和;不能讀作“hé”。

[辨形] 和;不能寫作“合”。

[近義] 陽春白雪

[反義] 下裏巴人

[用法] 多含諷刺意味。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結構] 聯合式。

中國戲劇的種類及每個戲劇的代表人物

北派豫劇代表人物胡小鳳--晉劇作派靠架戲代表人物李月仙當代“京梆子”代表人物、中國戲劇“二度梅”獲得者劉玉玲 京劇代表人物四大名旦”:梅蘭芳、苟慧生、程硯秋、尚小雲越劇代表人物越劇代表人物袁雪芬,尹桂芳,範瑞娟,

近半個世紀以來,流布最廣泛,觀衆群最多的有五個劇種,即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被稱爲“五大劇種”。 1,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于20世紀叁、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人物:“老生叁傑”:程長庚、余叁勝、張二奎 “老生新叁傑”:譚鑫培、汪秋芬、孫菊仙 “四大名旦”:梅蘭芳、苟慧生、程硯秋、尚小雲 代表作品:龍鳳呈祥 群英會 十老安劉 四郎探母等,很多.2,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于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爲媒》、《楊叁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産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3,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爲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挂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4,越劇,流行于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于浙江嵊縣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爲主,後變爲以女演員爲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爲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昆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範(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衆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5,黃梅戲,起源于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采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 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爲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驸馬》等 ,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上一篇:華新樂器張(哪個國産的電鋼琴品牌好?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