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皮樂器(肚皮花裏綠打一樂器 )

董乐器 2022-06-21 23:53:47

好句肚皮樂器:

蟬"爲饑餓所驅"/"爲口渴所苦"

當我考察它們的儲藏室時,我是用手斧來"開掘"的。這個開掘用在這裏很生動.

"其實,它的"舉措"簡直像礦工或是鐵路工程師一樣。礦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鐵路工程師利用磚牆使地道堅固。"這個句子比喻用得很貼切.

然後,它會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身體騰起在空中,只有一點固著在舊皮上,翻轉身體,使頭向下,花紋滿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張開。這個竭力開竅得很貼切.

當然了,要熱心"委身于"音樂,那麽只有縮小內部的器官,來安置樂器了。

蟬與我"比鄰相守",到現在已有十五年了,每個夏天差不多有兩個月之久,"它們總不離我的視線,而歌聲也不離我的耳畔"。表達出作者對蟬的喜愛之情.

"這樣幾下抖動便去掉了舍腰蜂剛剛初具規模的窠巢,就是在這個時候,在這麽短暫的時間裏,它的蜂巢居然已經有一個橡樹果子那樣大了,真讓人始料不及。它們可真是一些讓人驚奇的小動物。"充分表現舍腰蜂的能力.

"臨近溝渠的時候,它當然就會注意到這件可喜的事情,于是就匆匆忙忙地跑過來取水邊這一點點十分寶貴的泥土。它們不肯輕意放過這沒有濕氣的時節極爲珍稀的發現。

1\讀《昆蟲記》有感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著名作家巴金說:“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作者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曆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人文精神統領在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爲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巨制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沒有哪位昆蟲家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家具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若不是有爲如此頑強的法布爾,我們的世界也就永遠讀不到一部《昆蟲記》了。

說我們幸運,還有更深的道理。法布爾之所以頑強,是因爲他有著某種精神。如果他放棄了,喪失了自己那種精神,這世界同樣不會出現一部《昆蟲記》。

《昆蟲記》中對昆蟲的細節描寫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爾超人的觀察力,如蟬和螞蟻乞討糧食時的狼狽形相:“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著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著爪子,唔,對不起,是伸著手。頭戴十八世紀寬大撐邊女帽,胳膊下夾著吉他琴,裙擺被凜冽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這就是蟬的形象。”這段乞討的描寫真是惟妙惟肖。

更令人贊歎的是,法布爾對昆蟲倒挂姿勢的描寫:如在金屬籠子裏,椎頭螳螂的幼蟲停在一個地方後姿勢始終如一,毫不改變。它用四只後爪的爪尖鈎住網子,後背朝下,紋絲不動,高高挂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著整個身體的重量。倒挂棲駐姿勢是如此艱難,然而蒼蠅的倒挂姿勢卻截然不同。蒼蠅雖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總要抽出時間松弛一下,隨便飛一飛,操起正常姿勢走一走,肚皮貼地,肢體舒展開曬曬太陽。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真是細致入微,令人贊歎。試問一下,那個人沒看到過蒼蠅倒挂的姿勢,但又有誰去注意它呢?但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對上千種昆蟲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這也正是法布爾的成功之處。

然而,法布爾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偏見”,二是“貧窮”。法布爾勤奮刻苦,銳意進取,從農民後代變成一位中學教師:中學教書二十余年他兢兢業業,同時業余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發表過出色的論文。盡管如此,他想“登上大學講堂”的夢想始終沒有實現,開辟獨立的昆蟲實驗室的願望始終得不到支持。教育,科學界權威們,骨子裏看不起他的自學學曆,看不貫他的研究方向。這種漠視與某些人的虛僞,庸俗,妒嫉心裏合拍,長期構成對法布爾的偏見。法布爾生在窮苦人家,靠自己打工,讀完了小學,中學;成年後只靠中學教師的工資,要後七口之家的生活,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然而,發布而沒有向“偏見”和“貧困”屈服。他依然勤于自修,擴充知識儲蓄,堅持不懈地觀察試驗,不斷獲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擊“偏見”。他擠出一枚枚錢,購買壇,罐,箱,籠,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年複一年的極了研究資料,化教書匠之“貧困”爲昆蟲學之富有。

他爲了完成《昆蟲記》幾乎是犧牲了一切。他沒有抓住一生中出現的許多機遇去巧取功利,過上幻想中的“好日子”卻安于清苦,坐了一輩子冷板凳,甚至不惜把一家老小也捆在自己這張“板凳上”。

法布爾曾經提出一個問題:“只爲活命,吃苦是否值得?”爲何吃苦的問題,他已經用自己的九十二個春秋做出了回答:迎著“偏見”,伴著“貧窮”,不怕“犧牲”,“冒犯”和“忘卻”,這一切,就是爲了那個“真”字。追求真理,探索真相,可謂“求真”。求真,這就是“法布爾的精神”。

在這本《昆蟲記》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昆蟲的大千世界,更應該領略到的是法布爾“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

2\<<昆蟲記》又使我受到了無限的啓發:

蟬,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雖然在炎炎夏日爲我們唱出美妙的歌聲,可人們似乎並不喜十分歡它。可是法布爾卻開始了他對蟬的研究。很快,他便發現蟬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反之,被人們授予勤勞的螞蟻卻是是凶悍的劫掠者,它們將蟬辛辛苦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這使我懂得看待問題時不能光依據別人對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尋覓真正的答案,並且要細心去發現,大膽的鑽研。

《昆蟲記》這部書,讀起來像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可當你深入去了解它,你便會發現,世間萬物如此神奇,如此奇妙。便覺的法布爾不僅是一位昆蟲學家,還是一位作家!法布爾把許多昆蟲寫的活靈活現、栩栩入神,而且把昆蟲歸結在一起。他爲了了解昆蟲的特征,並輕身去做,輕身去體驗。就算我們不能從《昆蟲記》裏學到什麽,至少我們能從法布爾身上學到他那種精神!

《昆蟲記》我從你那學了不少知識,你讓我受到無限的啓發!你讓我沉迷于其中,你讓我體會到你那優美的文字,你那神奇的奧妙!

3\法布爾的書中所講的是昆蟲的生活,但我們讀了卻覺得比看那些無聊的小說戲劇更有趣味、更有意義。他不去做解剖和分類的工夫,卻用了觀察與試驗的方法,實地地記錄昆蟲的生活現象、本能和習性之不可思議的神妙與愚蒙。我們看了小說戲劇中所描寫的同類的運命,受得深切的銘感,現在見了昆蟲界的這些悲喜劇,仿佛是聽說遠親--的確是很遠的遠親--的消息,正是一樣迫切的動心,令人想起種種事情來。

4\在法國十八九世紀,熱衷于把自己的科學研究成果寫成文學式著作的生物學家,多到不可勝數,何止法布爾一人。可是只有法布爾的《昆蟲記》流傳最久最廣,這絕非偶然。原因就在于他懷著對渺小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去描寫�甚至歌頌 微不足道的昆蟲。這就是《昆蟲記》充滿人情味的理由。《昆蟲記》充滿對昆蟲的愛,對微小生命的愛,所以使廣大讀者深受感動。

5\法布爾的《昆蟲記》是一般文學家無法企及的,因爲它有著嚴謹的科學依據。法布爾的《昆蟲記》又是一般科學家無法企及的,因爲它有著讓文學家也拍案叫絕的形象和生動。人們常說文學需要激情,科學需要冷靜,但法布爾卻用自己的一生和他的《昆蟲記》告訴我們,文學和科學並不是泾渭分明的,它們都需要激情和冷靜,而在這二者之上的是需要真實和真誠。

6\《昆蟲記》這部書,讀起來像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可當你深入去了解它,你便會發現,世間萬物如此神奇,如此奇妙。便覺的法布爾不僅是一位昆蟲學家,還是一位作家!法布爾把許多昆蟲寫的活靈活現、栩栩入神,而且把昆蟲歸結在一起。他爲了了解昆蟲的特征,並輕身去做,輕身去體驗。就算我們不能從《昆蟲記》裏學到什麽,至少我們能從法布爾身上學到他那種精神

法國十八九世紀,熱衷于把自己的科學研究成果寫成文學式著作的生物學家,多到不可勝數,何止法布爾一人。可是只有法布爾的《昆蟲記》流傳最久最廣,這絕非偶然。原因就在于他懷著對渺小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去描寫�甚至歌頌 微不足道的昆蟲。這就是《昆蟲記》充滿人情味的理由。《昆蟲記》充滿對昆蟲的愛,對微小生命的愛,所以使廣大讀者深受感動。

7\ 昆蟲記》讀後感:

法布爾是一位法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今天,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讀法布爾所寫的一部著作——《昆蟲記》。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 法布爾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是容易。他出生于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盡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爲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我多麽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秘,爲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法布爾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發脾氣。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准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麽,也不忽略什麽”。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爲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摘要:漢語成語中涉及到白蟻、蜉蝣、蜻蜓、虱、蚤、螳螂、蝼蛄、螽斯、蟋蟀、蟬、天牛、螢、蝶、蛾、蠖、蜂、蟻、蠅、蚊、虻、蠓類等昆蟲類群,以涉及蜂、蟻、蠅的成語最多。成語中有些昆蟲名稱現已不常用或與現在的昆蟲名稱意思不同,如蜩、螗、螓、蚍蜉、(蝤)蛴、蛩、醯雞等,文中進行了解釋。文章還分析了成語所反映的昆蟲形態學特征、生物學特性及某些成語不符合科學的地方。 關鍵詞:漢語成語;昆蟲;形態學;生物學;解釋 昆蟲在地球上所有動物中所占比例最大,與人類的關系也非常密切,這一點從漢語成語中也可看出。目前收錄漢語成語較多的詞典中成語總數爲2~4萬個,據筆者統計,其中由昆蟲的行爲、習性或形態而轉義生成的成語約占1%,其比例遠遠高于涉及其他動物的成語。本文介紹對涉及昆蟲的漢語成語進行搜索、統計的結果,並對成語中的特殊的昆蟲名稱及昆蟲的形態學特征、生物學特性進行解釋。 成語涉及的昆蟲類群及相關成語的比例 經過對30000多條漢語成語的搜索和歸納發現,漢語成語中可考證的昆蟲類群有:等翅目(白蟻);蜉蝣目;蜻蜓目;虱目;蚤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蝼蛄類、螽斯類、蟋蟀類;同翅目的蟬類;鞘翅目的螢類、天牛類;鱗翅目的蝶類、蛾類;膜翅目的蜂類、蟻類;雙翅目的蠅類、蚊類、虻類、蠓類等。涉及這些類群的成語共約255個。另外,還有涉及“蟲(蟲)”和“蠹”的成語共約60個。 對上述255個成語,按所涉及類群統計其比例,結果如圖1。(因“蟲(蟲)”不一定是昆蟲,即使是昆蟲也無法確定所指何類群;“蠹”泛指“蛀蟲”,也無法確定所指何類群。所以含“蟲(蟲)”或“蠹”的成語未統計在內。) 2 成語中特殊的昆蟲名稱解釋 由于漢語成語多來自古語,其中有些昆蟲名稱與現在常用的名稱不同,甚至很少爲現代大衆所知。現將有這一類成語中有代表性的列出來,並綜合多種資料對其中的昆蟲名稱進行解釋。 2.1 蜩螗沸羹 蜩爲蟬類的別名;螗是蟬的一種,體小,背青綠色,鳴聲清圓。“蜩螗沸羹” 指如蟬鳴和沸湯翻滾,表示紛擾不甯的意思。 2.2 猬鋒螗斧 此成語中的“螗”與前一成語中不同,應爲“螗螂”即“螳螂”的簡稱。“螗斧”即“螳斧”。“螳斧”即螳螂的前足,因常高舉如人執斧之形,故名。“猬鋒”指刺猬的刺。“猬鋒螗斧”比喻渺小的力量。 2.3 螓首蛾眉 螓爲蟬的一種,體小、方頭廣額、有花紋。“螓首蛾眉”形容女子面容之美。 2.4 蚍蜉撼樹 蚍蜉爲大螞蟻。 2.5 楚腰蛴領 這裏的“蛴”指“蝤蛴”即天牛幼蟲。在現代“蛴”一般指蛴螬,即金龜甲之幼蟲。“楚腰蛴領”形容女子體態苗條,脖子美白。 2.6 蝶怨蛩淒 “蛩”指蟋蟀或蝗蟲。“蝶怨蛩淒”喻哀怨淒清的思家之情。在現代昆蟲學名稱中,“蛩”見于“蛩蠊目”,是一類在我國很少見的昆蟲。 2.7 井蛙醯雞 醯雞爲在酒醋或變酸的酒上活動的蠓或蚋類昆蟲。“井蛙醯雞”比喻眼界不廣,見識淺薄。 2.8 蛾附蜂屯 此處“蛾”通“蟻”。“蛾附蜂屯” 指像螞蟻和蜜蜂一樣聚集,形容紛纭雜亂。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形態學、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 漢語成語中采用昆蟲的形態學、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來轉喻人或事,其中利用昆蟲生物學特性的成語占多數。 3.1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形態學特點 部分漢語成語明確地應用了某些昆蟲的體型、體形、體色、頭型、複眼、喙、觸角、翅、足等部分的形態學特征。少數涉蟲成語中所用何種昆蟲或何部位則不夠明確。茲考證、歸納如下。 3.1.1 體型 漢語成語中的昆蟲多數體型較小,3.1.2 借此表示微不3.1.3 足道的人和事,3.1.4 有的還自不3.1.5 量力。如“蚍蜉撼樹”、“蠅頭小利”、 “蠅名3.1.6 蝸利”、“蚊虻負山”、“鹪巢蚊睫”、“蚊虻過耳”等。 3.1.7 體形 膜翅目細腰亞目中的多數蜂類胸部和腹部連接處很狹窄,3.1.8 稱“細腰”,3.1.9 成語中借喻人的體態修長或細弱。如“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腰鶴膝”等。 3.1.10 體色 天牛幼蟲體色潔白,3.1.11 成語中用來比喻女子的脖頸美白。 如“楚腰蛴領” 。 3.1.12 頭型 蟬方頭廣額,3.1.13 成語中用來形容女子的面容。如“螓首蛾眉”等。 3.1.14 複3.1.15 眼 胡蜂的複3.1.16 眼較突出,3.1.17 且腹末有毒刺,3.1.18 成語中借以形容人的相貌凶惡、醜陋,3.1.19 性情凶狠。如“蜂目豺聲”等。 3.1.20 喙 蟬的口器爲刺吸式口器,3.1.21 下唇3.1.22 特化爲喙管,3.1.23 內藏上、下颚特化而3.1.24 成的口針,3.1.25 平常喙緊貼在胸部腹面,3.1.26 象古代冠帶在颔下打結後的下垂部分。成語“蟬緌蟹匡”中的“蟬緌”即爲此意。“蟬緌蟹匡”比喻相互矛盾或名3.1.27 不3.1.28 副實。 3.1.29 觸角 成語“螓首蛾眉” 中的“蛾眉”本指3.1.30 蛾類細長弧形的觸角,3.1.31 比喻女子漂亮的眉毛。 3.1.32 翅 蟬的翅輕、薄而3.1.33 透明。成語“蟬衫麟帶”中的“蟬衫”指3.1.34 薄絹制成的衣衫。“蟬衫麟帶”比喻飄逸華美的服3.1.35 裝;“蟬翼爲重,3.1.36 千鈞爲輕”形容是非混淆。 3.1.37 足 螳螂的前足爲捕捉足,3.1.38 看上去很厲害,3.1.39 但與強大的力量相比,3.1.40 自然是相形見绌。成語“猬鋒螗斧”、“蠻睫螳輪”、“螳臂擋車”中都提到螳螂的前足,3.1.41 且都比喻自不3.1.42 量力。 3.1.43 其他 成語“鹪巢蚊睫”、“蟲巢蚊睫”、“蠻睫螳輪”中都有“(蚊)睫”。“蚊睫”或“睫”又稱“蚊眉”。其實蚊子並沒有真正的睫毛或眉毛。“鹪巢蚊睫”只是一個傳說而3.1.44 已,3.1.45 “蚊睫”或 “蚊眉”只是古人杜撰出來的,3.1.46 用于比喻一種極其狹小的處所。如果一定要說有“蚊睫”或 “蚊眉”的話,3.1.47 那只能是指3.1.48 蚊複3.1.49 眼上方的剛毛叢了。 3.2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生物學特性 漢語成語中所用到的昆蟲生物學特性有變態、食性、取食方式、群集性、趨性、築巢、做繭、發聲、發光、自衛、壽命、産卵場所和方式等。 3.2.1 變態 昆蟲一生中要經過若幹次蛻皮、變態。成語“金蟬脫殼”借蟬若蟲蛻皮變爲成蟲比喻用計擺脫對手的追查;“蛛遊蜩化” 借蜘蛛的遊網和蟬的蛻變比喻技藝熟練。 3.2.2 食性 螳螂爲著名3.2.3 的捕食性昆蟲,3.2.4 “螳螂捕蟬,3.2.5 黃雀在後”等成語從側面反映這一點;有些昆蟲是腐食性的,3.2.6 因此有“物腐蟲生”的成語,3.2.7 現比喻禍患的産生必有其內部原因。 3.2.8 取食方式 蠶幼蟲口器爲咀嚼式,3.2.9 能一點一點地咬食桑葉,3.2.10 所以成語“蠶食鯨吞”中的“蠶食”形容象蠶一樣逐步侵吞別人的利益;有些昆蟲如蠹類能鑽蛀木頭等,3.2.11 成語“鼠齧蠹蝕”等反映了這一點,3.2.12 “神奸巨蠹”則形容大奸人,3.2.13 “蠹國害民”中的“蠹”則轉意爲禍害國家的行爲;蟬的口器屬吸收式,3.2.14 只能吸進液態食物,而3.2.15 不3.2.16 能大嚼樹的枝葉,3.2.17 古人認爲蟬只飲露水,3.2.18 必定象長時間不3.2.19 吃東西的龜那樣空腹細腸,3.2.20 因此用“蟬腹龜腸”比喻忍饑挨餓的窮困處境。 3.2.21 群集性 有些昆蟲尤其是社會性昆蟲往往大量個體聚集在一起,3.2.22 成語借以比喻人的聚集,3.2.23 如“猬集蟻聚”、“蜂合蟻聚”、“蟻萃螽集”等。 3.2.24 趨性 昆蟲有各種趨性,3.2.25 這在漢語成語中也有所反映,3.2.26 如“如蟻附膻”、“蟻附蠅集”、“以魚驅蠅”、“飛蛾撲火”、“逐臭之夫”、“招蜂引蝶”等。其中有些亦與昆蟲食性有關。 3.2.27 築巢 有些昆蟲尤其社會性昆蟲能築巢。土棲性白蟻營巢于土中,3.2.28 能使堤 壩中産生空洞,3.2.29 危害其安全。成語“千裏之堤,3.2.30 潰于蟻穴”用來比喻不3.2.31 注意小問題就會釀成大患。 3.2.32 做繭 有些昆蟲能做繭,3.2.33 如蠶會吐絲作繭,3.2.34 人類自古就懂得加以利用。成語“作繭自縛”比喻人自擾自困;“剝繭抽絲”比喻喻根據順序尋求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獨繭抽絲”比喻詩文條理分明,3.2.35 脈絡清晰或單方思慕。 3.2.36 發聲 有些昆蟲能發出鳴聲。成語“蝶怨蛩淒”、“噤若寒蟬”、“仗馬寒蟬”、“蜩螗沸羹”、“蛙鳴蟬噪”、“蟬喘雷乾”等用昆蟲不同3.2.37 的鳴聲或停止鳴叫比喻人的不同3.2.38 心情和情態或環境;“聚蚊成雷”比喻衆口囂喧,3.2.39 積小成大。 3.2.40 發光 有些昆蟲能發光,3.2.41 如“映雪囊螢”中的螢火蟲。 3.2.42 自衛 有些昆蟲有自衛本領,3.2.43 如胡蜂用産卵器變成的毒針蜇3.2.44 刺敵人。成語中多轉意爲狠毒,3.2.45 不3.2.46 可小視。如“狼猛蜂毒”、“蜂虿有毒”、“撩蜂吃螫”等。 3.2.47 壽命 有些昆蟲看上去壽命很短,3.2.48 如古人認爲蜉蝣壽命很短,3.2.49 一般只有不3.2.50 到1天,3.2.51 最長不3.2.52 過3天。漢語成語“朝生暮死”借以比喻某些事物的短命。 3.2.53 産卵場所和方式 蜻蜓在飛行過程中産卵于水面物體上。成語“蜻蜓點水”比喻做事不3.2.54 深入。 3.2.55 排便 蒼蠅能一邊舐食半流質食物,3.2.56 一邊排出黑色的糞便,3.2.57 會汙染潔白的物體。成語“青蠅染白”、“青蠅點玉(璧)” 等借此比喻小人用讒言汙蔑別人。 3.3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生態學特性 某些成語從側面反映了一些昆蟲與環境的關系,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蝼)”、“ 噤若寒蟬”等。“戶樞不蠹(蝼)” 字面上的意思是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易生蛀蟲;“ 噤若寒蟬”中的“寒蟬 ”指晚秋的蟬,因天寒而不發出鳴聲。 幾個不符合科學的涉蟲成語 由于成語多來自古語,而古人對昆蟲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因而成語中對昆蟲的描述有一些不符合科學的地方。現列舉若幹例: 3.4 作繭自縛 蠶吐絲作繭,3.5 把自己包在裏面,3.6 比喻人作事原來希3.7 望于自己有利,3.8 結果反把自己陷于困境,3.9 也比喻自己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其實蠶作繭並非出于自討苦吃,而3.10 是用來保護不3.11 能爬也不3.12 能飛的蛹。 3.13 飛蛾撲火 這個成語源自《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3.14 豈焚身之可吝”。原是贊賞獻身精神的意思。現在一般比喻自尋死路,3.15 自取滅亡。其實飛蛾撲火,3.16 並非奉獻,3.17 也非尋死,而3.18 是因爲蛾類多有趨光性。人們利用該習性,3.19 用黑光燈(其波長更適合昆蟲的視覺)來引誘蛾類,3.20 既可用來調查害蟲種類和數量,3.21 也可捕殺害蟲或采集蛾類標3.22 本。 3.23 朝生暮死 古人認爲蜉蝣“朝生暮死”,3.24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蜉蝣的幼蟲(稚蟲)要在水中生活一到叁年甚至五、六年,3.25 然後才變爲成蟲飛出水面。當然它的成蟲壽命是很短的,3.26 最短的只有幾小時,3.27 長的最多也就六、七天。可能由于認識上的局限性,3.28 古人只注意到蜉蝣的成蟲階段,3.29 因而3.30 認爲蜉蝣是“朝生暮死”。 3.31 蟬腹龜腸 用成語“蟬腹龜腸” 比喻窮困的處境,3.32 是因爲古人認爲蟬只飲露水,3.33 必定腹中空空。其實蟬並非靠飲露水爲生,而3.34 是用刺吸式口器刺進樹的嫩枝,3.35 吸食樹的汁液,3.36 因此是樹木的“吸血鬼”。 參考文獻 [1]夏征農.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2]羅竹風.漢語大詞典(簡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1. [3]王濤.中國成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 [4]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昆蟲博物館. [5]萬增林.育星漢語電子字典. [6]張新主 智能成語詞典 [7]?.十叁經. [8]莊周.莊子. [9]劉安.淮南子. [10]方旻軟件工作室.中華詩詞. [11]蕭春雷.畫眉深淺入時無. [12]藝網.濃妝豔抹下的真相. [13]買國慶.蝶與蛾. [14]中國風網.敬畏生命·之一.

上一篇:沈陽買樂器(沈陽樂器維修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顶部